遷出去,引進來,由傳統(tǒng)勞動密集型產業(yè)向現(xiàn)代產業(yè)體系升級,是現(xiàn)實,也是歷史的必然。東莞龍昌數(shù)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特別助理蘭杰洲說,他們的工廠大年初七就進入了正常工作狀態(tài)。
【中外玩具網?· 行業(yè)新聞】廣東并不是唯一在行動的地方,從2010年以來,北京、上海、重慶等27個省區(qū)市就紛紛上調或計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。這一波的全國“加薪潮”預計將使企業(yè)整體人力成本上升。在本次加薪潮中,中小加工企業(yè)再次面臨一次艱難抉擇:關門倒閉或轉型升級
文|《小康》記者 劉建華 深圳、東莞報道
3月1日起,廣東將調整企業(yè)職工最低工資標準,并相應提高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,全省平均提高18.6%。
在本次加薪潮中,中小加工企業(yè)再次面臨一次艱難抉擇:關門倒閉或轉型升級。珠三角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(yè)大呼“承受不了”,有人甚至斷言會有第二次港臺企業(yè)大退潮。加薪潮下的珠三角企業(yè),到底會發(fā)生什么樣的變化?
加薪潮下的小工廠
2月14日,情人節(jié)。
東莞市茶山鎮(zhèn)增埗盧屋的一棟三層小樓里底層,工人們正從一輛龍馬車里將一包一包的貨物卸下來,這是剛剛從一家服裝公司接過來的15000件半成品衣服,工廠將負責給這批衣服上拉鏈。
在二樓和三樓的年輕女工們正旁若無人地干著手頭的活計,這個房屋大約80平方米左右,呈一個狹長的長方形,中間20臺縫紉機圍成一圈,位置緊湊,兩排之間只隔了1米左右的空隙,工人們看上去都很年輕,除了兩名負責搬運的男工,其余都是女工。每個工人的縫紉機旁邊都堆滿了已完成工序的衣服、殘件,以及棉花、布片等原材料,幾乎沒有立足之地。
女工吳二妹初中畢業(yè)后從四川來到東莞后,兩年來先后在鞋廠、服裝廠呆過,去年8月份后就一直在這兒,工廠說每天工作8個小時,每周休息一天,但實際上活多的時候要做十幾個小時,她們的收入直接與完成的數(shù)量掛鉤,為了多拿一點薪水,常常要加班。吳二妹埋怨,現(xiàn)在房租漲、物價漲,但工資幾年里卻沒有什么變化,就是漲的這一兩百,比起日益飛漲的物價來說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
可是,吳二妹們并不知道,一個多月后她們也許得另謀出路。
老板娘薛女士告訴《小康》記者,剛剛從車上卸下來的那批貨物是他們在年前簽的單,可能也是最后一批。3月1日后,人工費用又漲了,五六十個工人每個月的開支都不少。老板娘說,這個廠子做的是服裝加工里最簡單的一道工序,只能靠量來賺錢,這次加薪幅度太大,不加工人不答應,支撐不下去了,準備4月份之前關門回家去。
面臨這種無奈選擇的不僅有薛女士和吳二妹他們,在東莞、中山、深圳等地還有數(shù)以千計的中小型加工企業(yè)和數(shù)以萬計的外來工在面對二次選擇。
《小康》記者從多位企業(yè)管理層人士那兒獲悉,人力資源工資成本的壓力,是很多企業(yè)倒閉的主要原因之一。2004年東莞最低工資是470元,2005年調到530元,2006年調到690元,2008年調到了770元。最近兩次調薪時間相距剛好10個月,從920調到1100。連年“跳級”,沒有給企業(yè)喘息的機會,與此同時,各種加工原料成本也在不斷漲,部分企業(yè)的利潤越來越薄,已到難以為繼的地步。
深圳臺商協(xié)會常務副會長蔡正富對《小康》記者說,這一次廣東省調高最低工資標準來得太快太猛了,令很多港臺企業(yè)承受不了,“深圳臺商協(xié)會6000多企業(yè)會員中,將有20%的在倒閉或撤離深圳?!?/P>
中小加工企業(yè)受影響大
由蔡正富掌控的艾美特電器(深圳)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電飯煲、電風扇等家用電器的臺資企業(yè),有員工7000多人,每年上交的稅收超過一個億。蔡正富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最低工資提高后,每個工人平均工資增加200元,同時加班費也在加,如此下來,每個月每個工人平均得多支出400至500元,整個工廠每個月的成本僅在人工費這一塊就增加了300多萬。
“我們的成本增加了,家用電器的銅鐵等原材料的價格也一天比一天高,企業(yè)吃不消。產品按說也應該提價,但這一次來得太快了一點,很多年前簽訂的合同,如今只能是少賺或者不賺了?!辈陶粡娬{,他所在深圳臺商協(xié)會的大部分臺企都面臨同樣的問題。
蔡正富廠子里每年春節(jié)前后都有一千多人離職或重新進來。他表示,20%的流動屬于正常范圍。今年初六初七,負責人力資源的部門就深入到貴州、四川等地現(xiàn)場招工,目前基本到位。
更多的工人們則用腳投票,隨著制造企業(yè)的大舉內遷,之前流往珠三角的勞工不出家門就能找到職業(yè),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重慶、河南等地都在上演搶工潮。在內地工資同樣大幅提高的情況下,廣東的價格優(yōu)勢正在喪失。據(jù)記者調查,人力成本一般在技術型企業(yè)中占運營成本5%~8%,珠三角受影響較大的是紡織服裝業(yè)、電子加工業(yè)、制鞋皮革加工業(yè)和物流業(yè),這些企業(yè)往往都是靠人力成本差價賺取利潤。
東莞一位紙箱廠陳老板告訴記者,他的工廠以前主要為東莞、中山、深圳的鞋廠、制衣廠、電子廠等提供紙箱包裝等,從目前的客戶訂單來看,今年的生意將很難做。陳老板說,如果真的大面積企業(yè)倒閉或遷離,引起的多米諾效應勢必會形成,以前捆綁在企業(yè)上的鏈條會迅速崩解。陳老板舉例說,如果一家較大的鞋廠關門,為鞋廠提供配套的紙箱廠、印刷廠、包裝廠、鞋的各種配件廠都將受牽連?!巴ǔ4髲S有一二十家配套的小廠?!倍@些小廠,譬如鞋墊廠倒閉,又會引起連鎖反應,就像一條大河決堤,周圍的地帶也都淹了。